
报告1
报告主题: 初探精准化学之发展
主讲人👆: 田中群 院士(厦门大学)
报告时间:6月10日09:00-10:00
主讲人简介:
田中群院士1982年获厦门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电化学博士学位后回厦门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评为教授。先后当选为中国科杏悦院士和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05)👨🦽、国际电化学会会士(2010)👩🏽🏫、第三世界科杏悦院士(2014)👩🔬。曾任国际电化学会主席,现任福建省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主任。
田中群院士主要研究内容为从实验上和理论上深入研究等离激元增强拉曼散射效应及其应用;发展谱学电化学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方法👶🏻🤹♀️;探索等离激元介导化学反应和脉冲高温合成化学新途径;提出催组装新概念和研究方法等🗡。迄今在Nature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被他引3万余次。先后获英国皇家化学会法拉弟奖章(2012)、国际电化学会实验电化学奖(2013)、法国科杏悦法中奖(2015)、美国化学会光谱分析奖(2017)👨🏼🏫、中国光谱成就奖(2018)🫄、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9)。现为Chem. Soc. Rev.和中国科学-化学的副主编及Nat. Sci. Rev., JACS,Chem., Chem. Sci., Matter等十余个国际刊物的顾问编委。
报告2
报告主题:单原子催化的一些理论思考
主讲人:杨金龙 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时间:6月10日10:00-11:00
主讲人简介:
杨金龙院士1985年获南京师范大学学士学位。1985至1991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分获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在意大利Padova大学♔、Cagliari大学📛、国际理论物理中心、香港科技大学😦、东京大学😀、香港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单位工作和访问。1996年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97年任中国科杏悦选键化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4年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理论与计算科学研究部主任, 2009年任化学与材料科学杏悦执行院长🤚🏼。2017年1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助理,2018年4月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杏悦院士。
杨金龙院士的研究领域为理论和计算化学,一直致力于发展与应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与模型,研究小分子,原子团簇,固体表面与界面和纳米体系的结构和性质,注重和相关实验研究的配合与合作。在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与模拟👄,表面单分子量子行为的表征与调控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和突破性的成果🧏🏿♀️,已发表学术研究论文五百余篇✋🏽♣︎,论文被引用三万余次🧔🏼♂️。应邀担任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WIREs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和物理化学学报的副主编,Theoretical Chemistry Accounts🫸🏽、中国科学和化学物理学报的编委。入选美国物理学会(APS)的Fellow🍤。